☆255.第二百五十五章各自試探(下)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百五十五章 各自試探(下)
“普六茹堅果然早有不臣之心!”
宇文赟大手一揮,元氣席卷開來,將他身前地面清空一片看。
因為推演消耗太大,他幹脆席地而坐,稍作休憩。
同時覆盤剛剛推演所得。
“那位樓觀道道士所言不假,彼輩以天自喻,以地喻妻,這不就是皇帝與皇後了嗎?”
“更別說這《天高》《地厚》二曲,聲調堂皇雅重,不蔓不枝,分明是天子之樂!”
臣下演奏天子之樂,便是僭越。
單憑這一點,宇文赟就有把握讓楊堅掉一層皮。
當然,僅僅是掉一層皮,還不足以讓他壓制對方,坐穩皇位。
幸好,經過一番深入推演,他發現曲譜之中還隱含著一段分散的咒文信息。
只要按照正確的方式組合念咒,似乎就能打開某處藏寶之地。
楊堅夫妻藏得如此隱晦,想必這處寶藏對他們至關重要。
宇文赟為此占了一卦,結果顯示,那寶藏關乎楊堅奪位的成敗!
這下他對道士之言再無懷疑。
“對了,也不知那道士如今在做什麽?莫不是正急不可耐地享受天下一等一的福貴,寵幸天的某位皇後妃嬪……”
想到這一層,雖然早已見怪不怪,但宇文赟心中仍難免有些不舒服。
畢竟那本是屬於他的權勢,他的女人,如今任憑他人糟踐,哪裏會好受?
“再忍忍,再等等,只要熬過了這一劫,今日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宇文赟心中不停給自己打氣。
“等將來大權在握,那些背叛過天的臣子、女人,都要付出代價!”
如此調息片刻,宇文赟恢覆過來,心態再次沈澱,便重新布置牌陣,開始下一輪推演。
而在陰暗角落處,一朵小白花暗暗記下他的全部推演手法。
……
“敢問陛下突然召見隋國公,可是為了商談南征之事?”
鄭譯心中越發忐忑,便越發想摸清楚天元皇帝的心意。
“怎麽,聽鄭卿的意思,不為了南征之事,天就不能傳召國丈了?”
楊遇安語氣平淡,但配上若有若無的皇者威儀,反而有種威不可測的震懾效果。
鄭譯感覺有些扛不住,連稱不敢。
心中卻暗忖,這天元皇帝大病一場後,怎麽跟換了個人似的?
往日他雖也任性妄為,但卻又很容易就糊弄過去。哪像今日這般,總是掌握著對話節奏,讓自己平日欺上瞞下的功夫無處可使。
眼見場面有些僵,劉昉立即出來打圓場:“至尊與隋國公是親戚,關心一下乃是再尋常不過的事,鄭公莫要多想。”
“況且征南之事關乎國本,關心隋國公的身體,既是私事,也是公事嘛!”
顏之儀並未收過楊堅或者鄭譯的好處,不過卻擔心萬一雙方爆發沖突,暴露了替身之事,會影響那位真陛下的謀劃,於是也難得幫腔:“隋國公擔任揚州總管已經好一段時日,如今患了腳疾不能赴任尚情有可原。但遲遲不寫出一份滅陳方略,那便有玩忽職守的嫌疑了?鄭公還是趕緊回去跟隋國公說一聲,盡快擬出方略吧!”
鄭譯聞得兩人這番言語,心中頓時大定。
看來天元皇帝應該只是疑心楊堅稱病的動機而已,並未掌握謀逆的確切證據。
這才對嘛!
謀逆之事目前還處於紙上談兵的階段,否則楊堅何至於求一個出鎮邊疆的職務?
不就是在這次宇文赟突然病倒之前,感覺時機未成熟,先給自己找個安身蟄伏的地方?
若對方光憑這一點就能洞悉楊堅的心思,有這等超凡的眼力與智慧,那他們這些人也別想什麽謀逆的事了,老老實實當大周的忠臣良將吧。
心中計較清楚,鄭譯便有了退意,只想盡快回去告知楊堅今日變故,好調整後續計劃。
不過好歹是皇帝召見,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於是他借著剛剛劉、顏二人的話題,上前請示道:“不知陛下對平陳之事可有什麽指示?臣回去以後必定如實轉告隋國公,讓他務必在月內擬出一個平陳方略。”
宇文赟不像其父周武帝宇文邕富有武略,打仗這事向來外行,只能倚重楊堅、尉遲迥等武勳世家重臣。
鄭譯故意提及這個話題,就是想讓對方知難而止。
哪知今日的“天元皇帝”,再次讓他出乎預料。
便聽簾幔之後,傳出楊遇安沈穩的聲音:“對於此事,天還真的有些想法。”
“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南征雖是武事,卻也不僅僅是武事。”
“江左之地,偏安一隅,不過是仗著長江天險,方才抵擋住我大周勁旅。”
“但也因其地狹民寡,我們只需調動小股兵力侵擾,便可達到疲敵的目的。”
“如何疲敵方可讓敵人自亂陣腳,不攻自潰呢?”
楊遇安頓了頓,待眾人思路跟上,直接給出答案:“民以食為天。”
“江南水土氣候條件與北方不同,作物收獲季節亦有差異。我方只需要趁其收獲之際,以少數兵力聲言進襲,迫使陳國不得不集兵守禦。如此便能誤其農時。”
“待其聚兵,我方便解甲散去。”
“如是數次,陳軍習以為常,便會麻痹懈怠。農事耽誤,倉廩日漸虧空。”
“我方再伺機舉兵渡江,派人潛入陳境內反覆縱火,焚其儲備,便可使其財力俱盡,內亂自生……”
楊遇安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話題始終圍繞糧食、儲備、後勤、訓練這些話題。
雖然一直不涉及戰陣之事,但在場三人都是大周精英階層出身,哪裏聽不出他這個擾敵疲敵之策,方才是上兵之道?
“陛下此策甚妙,怕是朝中上下無人能出其右。”顏之儀有一說一,不吝讚美。
他雖然不熟悉軍事,但見“陛下”說得十分有條理,甚至考慮到民政農事上不戰而屈人之兵,頗有種醍醐灌頂之感
劉昉慢一拍,也立即上前附和,同時心道莫非跟先前猜測一樣,這次來的替身,是陛下的重要落子?
說不定還是陛下秘密收下的心腹謀士
宇文赟打仗什麽料他還是有數的。
雖不是世人以為的只會聲色犬馬,但天賦、能力實在有限,這是先帝早有結論的。
處理日常朝政都夠嗆,更別說什麽上兵伐謀。
鄭譯仍不知道面前的是假皇帝,所以驚詫也是三人中最深的。
只感覺天元皇帝其實對滅陳早有定策,不過是將計就計,試探一下楊堅甚至自己的忠誠罷了。
這個念頭讓他越發惶恐,說話又忘記了分寸:“陛下今日一鳴驚人,倒是讓人刮目相看!這真是陛下想出來的?”
當然不是。
這是高熲想出來的策略,集合了大隋開皇一朝文武精英的智慧,並在十年後經過了實戰檢驗。
楊遇安心中默默補充一句,嘴上卻道:“天為社稷之主,自是要時常考慮社稷之事。”
“社稷社稷,自古以太社為地神,太稷為谷神,這說的不還是‘民以食為天’的道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普六茹堅果然早有不臣之心!”
宇文赟大手一揮,元氣席卷開來,將他身前地面清空一片看。
因為推演消耗太大,他幹脆席地而坐,稍作休憩。
同時覆盤剛剛推演所得。
“那位樓觀道道士所言不假,彼輩以天自喻,以地喻妻,這不就是皇帝與皇後了嗎?”
“更別說這《天高》《地厚》二曲,聲調堂皇雅重,不蔓不枝,分明是天子之樂!”
臣下演奏天子之樂,便是僭越。
單憑這一點,宇文赟就有把握讓楊堅掉一層皮。
當然,僅僅是掉一層皮,還不足以讓他壓制對方,坐穩皇位。
幸好,經過一番深入推演,他發現曲譜之中還隱含著一段分散的咒文信息。
只要按照正確的方式組合念咒,似乎就能打開某處藏寶之地。
楊堅夫妻藏得如此隱晦,想必這處寶藏對他們至關重要。
宇文赟為此占了一卦,結果顯示,那寶藏關乎楊堅奪位的成敗!
這下他對道士之言再無懷疑。
“對了,也不知那道士如今在做什麽?莫不是正急不可耐地享受天下一等一的福貴,寵幸天的某位皇後妃嬪……”
想到這一層,雖然早已見怪不怪,但宇文赟心中仍難免有些不舒服。
畢竟那本是屬於他的權勢,他的女人,如今任憑他人糟踐,哪裏會好受?
“再忍忍,再等等,只要熬過了這一劫,今日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宇文赟心中不停給自己打氣。
“等將來大權在握,那些背叛過天的臣子、女人,都要付出代價!”
如此調息片刻,宇文赟恢覆過來,心態再次沈澱,便重新布置牌陣,開始下一輪推演。
而在陰暗角落處,一朵小白花暗暗記下他的全部推演手法。
……
“敢問陛下突然召見隋國公,可是為了商談南征之事?”
鄭譯心中越發忐忑,便越發想摸清楚天元皇帝的心意。
“怎麽,聽鄭卿的意思,不為了南征之事,天就不能傳召國丈了?”
楊遇安語氣平淡,但配上若有若無的皇者威儀,反而有種威不可測的震懾效果。
鄭譯感覺有些扛不住,連稱不敢。
心中卻暗忖,這天元皇帝大病一場後,怎麽跟換了個人似的?
往日他雖也任性妄為,但卻又很容易就糊弄過去。哪像今日這般,總是掌握著對話節奏,讓自己平日欺上瞞下的功夫無處可使。
眼見場面有些僵,劉昉立即出來打圓場:“至尊與隋國公是親戚,關心一下乃是再尋常不過的事,鄭公莫要多想。”
“況且征南之事關乎國本,關心隋國公的身體,既是私事,也是公事嘛!”
顏之儀並未收過楊堅或者鄭譯的好處,不過卻擔心萬一雙方爆發沖突,暴露了替身之事,會影響那位真陛下的謀劃,於是也難得幫腔:“隋國公擔任揚州總管已經好一段時日,如今患了腳疾不能赴任尚情有可原。但遲遲不寫出一份滅陳方略,那便有玩忽職守的嫌疑了?鄭公還是趕緊回去跟隋國公說一聲,盡快擬出方略吧!”
鄭譯聞得兩人這番言語,心中頓時大定。
看來天元皇帝應該只是疑心楊堅稱病的動機而已,並未掌握謀逆的確切證據。
這才對嘛!
謀逆之事目前還處於紙上談兵的階段,否則楊堅何至於求一個出鎮邊疆的職務?
不就是在這次宇文赟突然病倒之前,感覺時機未成熟,先給自己找個安身蟄伏的地方?
若對方光憑這一點就能洞悉楊堅的心思,有這等超凡的眼力與智慧,那他們這些人也別想什麽謀逆的事了,老老實實當大周的忠臣良將吧。
心中計較清楚,鄭譯便有了退意,只想盡快回去告知楊堅今日變故,好調整後續計劃。
不過好歹是皇帝召見,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於是他借著剛剛劉、顏二人的話題,上前請示道:“不知陛下對平陳之事可有什麽指示?臣回去以後必定如實轉告隋國公,讓他務必在月內擬出一個平陳方略。”
宇文赟不像其父周武帝宇文邕富有武略,打仗這事向來外行,只能倚重楊堅、尉遲迥等武勳世家重臣。
鄭譯故意提及這個話題,就是想讓對方知難而止。
哪知今日的“天元皇帝”,再次讓他出乎預料。
便聽簾幔之後,傳出楊遇安沈穩的聲音:“對於此事,天還真的有些想法。”
“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南征雖是武事,卻也不僅僅是武事。”
“江左之地,偏安一隅,不過是仗著長江天險,方才抵擋住我大周勁旅。”
“但也因其地狹民寡,我們只需調動小股兵力侵擾,便可達到疲敵的目的。”
“如何疲敵方可讓敵人自亂陣腳,不攻自潰呢?”
楊遇安頓了頓,待眾人思路跟上,直接給出答案:“民以食為天。”
“江南水土氣候條件與北方不同,作物收獲季節亦有差異。我方只需要趁其收獲之際,以少數兵力聲言進襲,迫使陳國不得不集兵守禦。如此便能誤其農時。”
“待其聚兵,我方便解甲散去。”
“如是數次,陳軍習以為常,便會麻痹懈怠。農事耽誤,倉廩日漸虧空。”
“我方再伺機舉兵渡江,派人潛入陳境內反覆縱火,焚其儲備,便可使其財力俱盡,內亂自生……”
楊遇安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話題始終圍繞糧食、儲備、後勤、訓練這些話題。
雖然一直不涉及戰陣之事,但在場三人都是大周精英階層出身,哪裏聽不出他這個擾敵疲敵之策,方才是上兵之道?
“陛下此策甚妙,怕是朝中上下無人能出其右。”顏之儀有一說一,不吝讚美。
他雖然不熟悉軍事,但見“陛下”說得十分有條理,甚至考慮到民政農事上不戰而屈人之兵,頗有種醍醐灌頂之感
劉昉慢一拍,也立即上前附和,同時心道莫非跟先前猜測一樣,這次來的替身,是陛下的重要落子?
說不定還是陛下秘密收下的心腹謀士
宇文赟打仗什麽料他還是有數的。
雖不是世人以為的只會聲色犬馬,但天賦、能力實在有限,這是先帝早有結論的。
處理日常朝政都夠嗆,更別說什麽上兵伐謀。
鄭譯仍不知道面前的是假皇帝,所以驚詫也是三人中最深的。
只感覺天元皇帝其實對滅陳早有定策,不過是將計就計,試探一下楊堅甚至自己的忠誠罷了。
這個念頭讓他越發惶恐,說話又忘記了分寸:“陛下今日一鳴驚人,倒是讓人刮目相看!這真是陛下想出來的?”
當然不是。
這是高熲想出來的策略,集合了大隋開皇一朝文武精英的智慧,並在十年後經過了實戰檢驗。
楊遇安心中默默補充一句,嘴上卻道:“天為社稷之主,自是要時常考慮社稷之事。”
“社稷社稷,自古以太社為地神,太稷為谷神,這說的不還是‘民以食為天’的道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